2022-03-30 13:22
近年來,“臨期消費風”盛行,催熱了臨期食品市場。此前,在市場上流通的臨期食品大都是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的預包裝食品。而近來流行的臨期生鮮是一種特殊的臨期食品,因為普通生鮮并沒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的規則和標簽,判斷生鮮的新鮮度、質量等主要憑上架時間等信息以及“望聞問切”等經驗。想要把控臨期生鮮的保質期臨界點,具有一定難度。
為扎實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單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全縣食品安全先進縣創建工作,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和重點關注的食品生產、銷售等領域和環節,在全縣先后開展了學校周邊“五毛”食品專項治理、豬肉及肉制品市場整治、小餐飲小食品店專項整治、無證生產經營“黑作坊”查處等專項整治行動。
據安丘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酒經過檢測,并未發現有害物質,只是酒的度數較低。另外,還檢測到牛欄山假酒的乙醇、乙酯等多個項目不合格,不過這對人體沒有害處。
具體而言,網友發文稱21: 30 后目睹了盒馬鮮生將當天賣不完的食物“大規模丟棄”的場面,很快該文章在網上引發了熱議。一部分網友為食物被下架丟棄感到可惜和不忍,覺得浪費資源。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從企業角度講,銷毀是必要的負責任的做法。還有網友提出建議,稱可以把這些未出售的下架產品贈送給社會福利組織,或者精確計算沒加零售店每日的出貨量,減少供給,均衡各地的供貨量。
廣州銷毀公司為進一步展示打假治劣、食品安全整治成果,提高公眾消費信心,樹立市場監管執法權威,9月28日,金安區市場監管局以食品安全宣傳周、“質量月”活動為契機,對一批罰沒物資進行集中無害化銷毀,全力護航消費市場安全。
,市場監管、農業等部門可與相關行業協會、企業共同探索、研究,針對水果、蔬菜、魚、肉類等不同生鮮商品給出對應的新鮮度或品質評估判斷標準。標準應包含生鮮的采摘時間、宰殺時間、上架時間、色澤、外觀、氣味、性狀變化、貯存環境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再給出臨期生鮮的品質評估判斷標準和變質標準。經營者應辟出專門場所或區域銷售臨期生鮮,并顯著標明“臨期生鮮”字樣,在容器上標注臨期生鮮的采摘時間、宰殺時間、上架時間、貯存溫度等信息,讓消費者心中有數。
根據《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要求,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聯合對在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中查扣的物品進行了無害化集中銷毀活動,圖為集中銷毀現場。
廣州銷毀公司,市縣兩級同時對開展網絡訂餐的第三方平臺營業資質進行了集中備案,定期對各平臺網絡訂餐運營和管理情況進行調度,全面排查網絡訂餐線下食品安全隱患。對入網餐飲提供者主體資質、網上公示、原料控制及加工制作等環節進行全面監督檢查,在線下發現問題并進行查處的同時,及時通知第三方平臺停止服務或下架處理,目前已下線4653戶,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671份,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52起,對第三方平臺及分支機構立案9起、入網餐飲店3起,行政處罰5家,罰款6.5萬元。